Macbook Pro 13'' 2020 购买指南与关于其生产力的再谈

Posted ·2511 Views·3094 Words

背景

大家好,我就是那个之前还在留恋 (不过是没钱) MacBook Pro 2015 款 13 英寸剪刀键盘从众鄙视钢板蝴蝶键盘现在对 2020 款新升级版剪刀键盘爱不释手妙不可言的的那个人。几个月前我还享受着为数不多还未被列为「过时产品」且拥有剪刀键盘的 MacBook Pro 的荣幸,2020 款的升级悄然而至。虽然那款 MBP 在经历被摔变形、屏幕总成更换后感觉还能再战 5 年,但是 5 年对于科技产品特别还是高频使用的生产力工具的生命周期来说已是一个适合淘汰的年限了()。当然了,还是那句话:

真正一见倾心的产品,买就完事。千金难买爷欢喜。

选择的是非定制版本,MacBook Pro 2020 13'' i5 10代,512 GB 储存,16GB 运行内存。入手价格为 ¥12900

 

配置选择

首先,13 英寸。见另一篇三星 Galaxy Note 10 的入手指南,确实对「太大」的产品无好感,比较偏好选择「精致且配置齐全」的数码产品。目前的时间节点上,16 英寸通过独立显卡、更大的电池容量有着更高的跑分、更长的续航,但是对于 15 英寸大小/重量都无法忍受的用户来说 16 英寸更是不敢恭维。

其次,512 GB三星 T7 Touch 1T 翻倍容量、指纹识别、移动储存它与¥1500 内置比不香吗。香。

另外,Apple Silicon。2020 年年底将发布的新款 MacBook Pro 将全线配备 Apple Silicon 的 ARM 架构芯片,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入手 Intel 芯片的款式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准大学生的生产力需求,Apple Silicon 软件/硬件生态完善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ARM 架构的软件迁移、霹雳接口等)
  2. 打磨 (挤牙膏) 多年的 Intel 芯片 MBP 不会比 Apple Silicon 差劲太多 ()
  3. 按 MacBook Pro 的保值程度,1/2 年内 Trade In 是可观的

主要的纠结点在 i7-1068G7 定制款和 i5-1038NG7 版。参考了一些 YouTubeB 站的跑分视频与一些配置对比。MacBook Pro 上配备的十代 i5 和 i7 的性能差距并不显著,以下是配置对比清单,主要区别在核心频率和三级缓存。

我也统计了当时 GeekBench 网站 (i5,i7) 对这两款 CPU 跑分的公开记录页面前 10 页,最大多核跑分 i5 为 4536,i7 为 4959。最大单核跑分 i5 为 1270,i7 为 1379。加之对于 MacBook Pro 的散热捉急与低压的认识,i5 升级 i7 的¥1000 必要性并不强。由于不是官网购入,到手后便进行了跑分验真。 GeekBench 5.2.1 / macOS 15.5 上跑分成绩高于以上,非常接近 i7 的成绩。

比较遗憾的是,(据说) 今年代理商都没有拿到美式英文键盘的货,所以只有中文键盘布局。中文键盘有部分键帽和标准美式键盘不同,部分用户可能会觉得碍眼,具体可以参照下图:

最后,买银色!大家都在迷恋深空灰的当今,银色也别有一番风味呢(误)

 

新体验

最直观的新体验就是新的剪刀键盘,键程比上一代短一些只有 1mm,但是很好地解决了上一代键盘键入速度慢、键帽不稳定的问题,兼顾手感和轻薄并且静音。习惯「钢板」蝴蝶键盘的用户切换到这一代键盘也应该不会有很大的落差感。

其次是 Multi-Touch Bar,事实证明试玩一会儿后就会失去新鲜感,然后就开始感受到 Touch Bar 的鸡肋了。不过为了让资源利用最大化,还是收集了一些插件/软件/设置来增强 Touch Bar 使用体验和价值,具体如下:

  1. Pock 主要功能是将 Dock 栏放入 Touch Bar,与 macOS Catalina 及以上兼容性有待提高。无法在 Touch Bar 上进行后台应用程序退出的操作。
  2. 系统偏好设置 => 键盘 里可以设置 Touch Bar 展示「展开的功能栏」,可还原实体按键布局、
  3. 长按音量/亮度滑块并左右拖动可以快速进行加/减操作,建议功能栏 4 个按钮包含常用的亮度滑块/音量滑块/静音 (某些场景下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4. Nasc VSCode Touchbar 可以增强 VSCode 的 Touch Bar 功能选项
  5. 大部分软件对 Touch Bar 都做了支持,部分场景下可能会提升体验,可以尝试适应一下
  6. Touch Bar 的亮度是不可以调节的
  7. 养宠物什么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Touch ID 的加入有一定的体验提升,不过开机键被砍的后果是每次关机后只要触碰键盘或打开屏幕就会被唤醒,对误触的容错性设计不太合理(连优雅地擦擦键盘的机会都不给)。也许是设置问题,这确实比较纠结。

 

生产力

设计软件

2020 年的 MacBook Pro 13'' 也同样没有搭载独立显卡,发热还是比较严重,即使它拥有两个出风口两个风扇双倍噪音。

意想不到的是 Adobe Photoshop CC 2020 的运行仍然不能称作「丝滑流畅」,改变窗口大小、增加效果/分析还是有明显的延迟和卡顿,不清楚是否是软件问题 (毕竟 2020 Adobe 全家无响应桶已经饱受诟病)。

视频剪辑尽量还是上 Final Cut Pro 亲儿子优化会好一些。

代码编辑就我装配 20+ 插件的 VSCode 而言加载空屏时间与上一台电脑差距不大,不过滚动和交互流畅了一些。

 

系统更新

macOS Big Sur 慎重尝鲜,影响体验的 Bug 泛滥,并且会和之前的 Beta 系统一样存在 Homebrew 等无软件匹配源的问题。做软件开发或者重度依赖命令行的用户就别尝试了吧。

 

雷电 3 与扩展

雷电 3 扩展坞因为没钱图方便直接选择的绿联便携式多合一扩展坞,包含 VGA、HDMI、三个 USB 3.0、一个千兆网口、读卡器,优点大致如下

  1. 接口全面,有 VGA 方便会议投影、老式显示屏兼容,网口方便网线连接
  2. 品牌与价格,品牌可信赖,¥369 多合一相比惠普、联想性价比高一些、可便携收纳、设计喜人

当然也有一些不尽完美的地方,列举如下:

  1. HDMI 不支持 4K 60Hz 输出
  2. 即使不进行数据传输仅插入电脑的雷电接口,扩展坞就会有明显的发热
  3. 默认不支持显示方向旋转后分辨率自适应,即连接的扩展屏幕通过设置旋转后分辨率会设置出错

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案来解决:

  1. 单独购入某宝¥50 一根的惠普 4K 60Hz HDMI 转雷电 3 线缆
  2. 使用 SwitchRes X  强制设置分辨率

 

好软和注意

App Cleaner 比 CleanMyMac 软件卸载功能更完善的应用程序卸载器,免费。

Motrix 比迅雷更快速更多配置项基于 Aria 2 操作简便的下载器,免费。

Bartender 隐藏和配置显示 macOS 顶栏项目/图标,暂不支持 macOS Big Sur。

Todoist 功能全面机制和谐的 Todo 应用,macOS Electron 本地客户端最近出现 CPU 占用异常的情况,可以换用网页版 PWA 应用

 

终端美化

对于长期/被迫长期和命令行打交道的用户来说美化终端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俗话说得好:

永远不要相信终端是白底黑字的程序员

终端的主题可以在 iTerm2-Color-Schemes 进行选择和下载,iTerm 2 和终端通用。

字体可以选择一些支持连体 (Ligature) 的,比如 JetBrains MonoFira CodeConsola 等,不过这个仁者见仁。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开源终端代替品,如 iTerm 2Hyper 等,有各自的特色包括插件、美化等。不过性能是个需要关注的点,记得一代的 Hyper 是真的卡顿延迟严重。

 

后记

没什么好说的,又是一次剁手的记录。不是没有对比过看似性价比更高的 Windows 阵营产品,不过最后购买 MacBook Pro 的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直观,也是一直认同的一个观点。即产品价格的高与低并不决定产品所能传递和带给用户的价值,高价格产品交予浅度使用的用户时是很难实现其最大产出的,但是即使是低成本的资源被最大化利用时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也可以是显著的。

MacBook Pro 13''

i5-1038NG7 / 512GB ROM / 16GB RAM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to join the discussion